深圳全市勞動法免費咨詢熱線 : 198-4265-1889
hi 客官,寫下你的問題吧
深圳勞動仲裁律師網已經在線解答數千條網友提問。有任何勞動法問題,只要一鍵提交便可免費獲得律師的專業回復。我們的口號是:
有問必答,答必解惑!
深圳全市勞動法免費咨詢熱線:
198-4265-1889
問 試用期被惡意辭退仲裁有把握嗎
你好!既然公司已經向你出具書面的辭退通知書,而且通知書上所寫的違紀情形并不存在,那你可以申請仲裁要求公司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2N)。如果公司不能舉證證明你存在違紀情形的,那將構成違法解除,需要支付賠償金。
問 全員降薪30%,能否解除勞動合同并要求經濟補償
你好!你說的情況,應該不是公司與員工“一對一”協商變更勞動合同,而應該是公司單方作出全員降薪的決定的情形。
對于前者,只要公司與員工協商一致對勞動合同的內容進行變更,那降薪30%也是合法的。
對于后者,首先要看公司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時,是否經過了民主協商程序,其次看該規章制度或決定是否已向員工公示告知,最后看員工是否提出了異議。具體來說,如果經過民主協商程序,員工也已在該規章制度或決定上簽字確認,而且沒有提出異議的,那公司對全員降薪30%的安排很可能會被確認為合法。而如果沒有經過民主協商程序,或者沒有向員工公示告知,又或者員工提出異議或者明確表示反對的,則該規章制度或決定不對該員工發生拘束力。在此情況下,降薪30%的安排是不合法的,或者不能適用于該提出異議或者明確表示反對的員工。
至于能否據此提出被迫解除勞動合同的問題,根據《深圳市勞動爭議審判通訊(第44期)》的精神并結合上述分析,首先,建議不要在相關文件上簽字確認,而且應及時對公司的降薪安排提出異議或者明確表示反對,保留好證據;其次,在你提出異議或者明確表示反對的情況下,如果公司仍然強制執行的,則應當先通過要求公司恢復薪資水平、補發工資等方式對公司的過錯行為進行糾正。如通過這些方式均無法糾正的,到時可以提出被迫解除勞動合同。
問 深圳市喪葬費撫恤金標準
你好!根據《<深圳經濟特區社會養老保險條例>實施細則》第22條的規定,職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的發放標準為:
1、喪葬補助金為參保人或者離退休人員死亡時深圳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倍。
2、撫恤金以參保人或者退休人員死亡時深圳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供養親屬為一人的,支付基數的6倍;供養親屬為兩人的,支付基數的9倍;供養親屬為三人及以上的,支付基數的12倍。
問 臨時工上七天班,有工資拿嗎?
你好!臨時工與公司一般是成立勞務合同關系。在此情況下,如果雙方對于勞務費發放問題事先達成了約定的,按雙方的約定執行;如果沒有約定的,則提供一天勞務就應獲得一天的勞務報酬。對于公司不支付勞務費,可以先向街道辦投訴或者申請調解試試。如不能解決,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問 工地托欠工資不還
你好!可以先向街道辦或者勞動監察部門投訴試試,看看能否處理。如果不能處理,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問 離職糾紛
你好!不做滿一年就要扣取上一個月的工資,這樣的規定是不符合勞動法的。如果用人單位克扣工資,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向勞動爭議調解組織申請調解,或者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無論你選擇哪個途徑維權,有關部門應該都不會支持用人單位的主張。
申請仲裁、調解或者法律援助,可以掃下圖的二維碼:

問 被離職沒發后面工資
你好!首先,如果你和用人單位成立事實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用人單位未與你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你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二倍的工資。其次,根據《深圳市員工工資支付條例》第13條的規定,對于支付周期不超過一個月的工資,用人單位應當在勞動者離職以后3個工作日內一次付清。如拒不支付的,可以就未簽勞動合同二倍工資差額的事項一并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問 公司搬遷 可不可以算被迫離職
你好!這種由于用人單位整體搬遷導致勞動合同解除的爭議,基本上是適用《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裁判指引》(深中法發〔2015〕13號)第80條的規定進行處理的。具體而言就是,如果用人單位在深圳市行政區域內搬遷,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的,不予支持;如果用人單位由深圳市行政區域內向深圳市行政區域外搬遷,勞動者要求支付經濟補償的,應予支持。
問 協議是否單向?是否合法?
問 不批辭職,拖工資
你好!如果嚴格按照《勞動合同法》第37條的規定來講,對于不是在試用期內的勞動者,因個人原因提出辭職的,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而微信通知算不算“以書面形式通知”,這是存在爭議的。因此,建議最好還是向用人單位遞交一份辭職信(注意保留好證據),等過了30天,就可以離崗離職了,不需要用人單位的批準和同意。
問 年休假核算
你好!是的,只剔除加班工資,其他不用剔除。從時效的角度而言,2022年、2023年和2024年未休年假的工資,你都可以主張。但是,你在2022年入職該用人單位以后,是否馬上可以享受年假,要考慮你在原用人單位離職和在該用人單位入職時是否存在工作間斷,通俗一點說即是否是無縫銜接的。如果不存在工作間斷,那你進入該用人單位的當年便開始享受年假;但如果存在工作間斷的,那你在該用人單位要連續工作滿1年以后才能享受年假。
問 年假折算工資標準及年假天數
你好!首先,帶薪年休假的天數適用的都是國務院《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3條的規定,深圳沒有特別的規定。其中,職工累計工作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這也是享受帶薪年休假的法定最高標準。其次,根據《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11條及其他相關規定,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月工資÷21.75)×未休年休假天數×200%。而這里的“月工資”,是指職工在用人單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前12個月剔除加班工資后的月平均工資。在本用人單位工作時間不滿12個月的,按實際月份計算月平均工資。因此,你說的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加班工資標準,和計算未休年休假工資的工資基數,完全不是一回事。
問 企業停工停產的相關規定
你好!如果你問的是有關企業能否決定停工停產或者在什么情況下能決定停工停產的規定,那基本上是沒有的,除了個別特殊時期下發的文件以外(如《企業裁員、停產、倒閉及職工后續處理工作指引》),找不到相關規定。然而,無論是原勞動部發布的《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12條),還是《廣東省工資支付條例》(第39條),又或是《深圳市員工工資支付條例》(第28條),其中都有關于用人單位停工、停產期間如何支付工資和生活費的規定。如此,這其中便隱含了一層意思,即用人單位因生產經營需要是可以停工、停產的,只是區別在于,如果非因員工原因造成停工、停產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停工、停產期間的工資和生活費;而如果是因員工原因造成停工、停產的,則無須支付。
問 勞動糾紛
你好!2008年1月1日《勞動合同法》施行以后,第29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全面履行各自的義務”就是最基本的規定,還有第30條第1款“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規定。簡而言之就是,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在實行勞動合同制度以后,關于勞動報酬的問題,主要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進行約定,達成約定以后,就按照雙方的約定執行。因此,無論是國家的規定,還是深圳的規定(深圳沒有勞動法),都不會就績效考核這么細的問題作出規定,而是由當事人自行約定。這也是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基本精神。此外,用人單位可以依據《勞動合同法》第4條的規定制定規章制度,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對績效考核的問題作出規定。
問 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
你好!首先,勞動合同期限從2024年5月12日起至2025 年5月11日止,僅為一年,根據《勞動合同法》第19條第1款的規定,約定的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二個月。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83條的規定,針對違法約定的試用期已經履行的,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賠償金。第二,關于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問題,可以參見《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應該怎樣維權?》這條提問的回復。
問 深圳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標準
2018年深圳市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40535元/年。
2019年深圳市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43113元/年。
2020年深圳市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40581元/年。
2021年深圳市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46286元/年。
2022年深圳市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44793元/年。
2023年深圳市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49013元/年。
2024年的數據,要等到2025年才會公布。
問 拖欠工資咨詢
你好!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向勞動爭議調解組織申請調解,或者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問 公司搬遷員工是否可以要求經濟補償?
你好!不可以,因為《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裁判指引》(深中法發〔2015〕13號)第80條作出了明文規定:“用人單位在深圳市行政區域內搬遷,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的,不予支持。用人單位由深圳市行政區域內向深圳市行政區域外搬遷,勞動者要求支付經濟補償的,應予支持?!?/span>
問 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應該怎樣維權?
你好!如果想要維權,首先是拿到公司單方與你解除勞動合同的證據,例如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辭退通知書等。因為無論解除合法還是違法,首先你要有證據證明公司單方與你解除勞動合同了。在你有證據證明公司單方與你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下,與你解除勞動合同是否具有充分的依據,就由公司負責證明了。如其舉證不能,那就是違法解除。
問 杜阮鎮***科技有限公司欠薪亂扣員工工資
你好!像你說的這種情況,因為對于工資數額有爭議,所以如果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應該是解決不了的,可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關鍵是收集好能夠證明你們雙方約定工資標準的有關證據。此外,建議最好不要在網上直接披露公司名稱(已做處理),否則可能會惹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