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全市勞動法免費咨詢熱線 : 198-4265-1889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2024-09-27 12:52瀏覽次數:46967次作者:河源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廣州勞動監察‖深圳勞動監察‖珠海勞動監察‖汕頭勞動監察‖佛山勞動監察‖韶關勞動監察‖河源勞動監察‖梅州勞動監察‖惠州勞動監察‖汕尾勞動監察‖東莞勞動監察‖中山勞動監察‖江門勞動監察‖陽江勞動監察‖湛江勞動監察‖茂名勞動監察‖肇慶勞動監察‖清遠勞動監察‖潮州勞動監察‖揭陽勞動監察‖云浮勞動監察‖
河源市勞動保障監察舉報投訴渠道
勞動者可通過以下方式舉報投訴欠薪等勞動保障問題:
一、撥打河源市各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舉報投訴電話
河源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保障監察綜合執法監督支隊 |
0762-3238333 |
河源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高新區分局 |
0762-3600323 |
江東新區綜合執法局 |
0762-3133238 |
源城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勞動保障監察綜合執法大隊 |
0762-3323636 |
東源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保障監察綜合執法大隊 |
0762-8808938 |
紫金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保障監察綜合執法大隊 |
0762-7814309 |
連平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保障監察綜合執法大隊 |
0762-4337036 |
龍川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保障監察綜合執法大隊 |
0762-6881601 |
和平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保障監察綜合執法大隊 |
0762-5632267 |
二、登錄“廣東省勞動者互聯網舉報投訴平臺”
廣東省勞動者互聯網舉報投訴平臺網址:https://ggfw.hrss.gd.gov.cn/gdggfw/online-service?moduleId=4
勞動者登錄后完成個人信息注冊后點擊勞動關系一欄——在欠薪舉報投訴下面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投訴預登記、舉報預登記或匿名舉報反映訴求即可。
三、登錄“全國根治欠薪線索反映平臺”
1.第一步:在微信下拉界面中搜索“全國根治欠薪線索反映平臺”;
2.第二步:找到打開后,首次登錄需要實名注冊;
3.第三步:點擊“添加線索反映”開始反映問題,注意區分行業領域,按實際情況選擇工程建設領域或非工程建設領域,欠薪的基本情況盡可能寫清楚,拖欠工資的單位、時間段和金額要盡可能精確。
平臺收到欠薪線索后,會自動流轉到欠薪所在地的人社部門進行核處。
四、撥打河源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
勞動者直接撥打12345(河源市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直接向接線員反映訴求,由接線員登記訴求后轉到欠薪所在地人社部門進行核處。
五、勞動者通過發送電子郵件反映訴求
勞動者可以通過發送電子郵件的方式反映訴求,河源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保障監察綜合執法監督支隊受理勞動者舉報投訴郵箱地址為:hy32389309@163.com。
治理欠薪!河源公布3宗典型欠薪案例
為推進我市根治欠薪工作走深走實,進一步營造我市用人單位依法誠信用工的良好氛圍,增強用人單位法治意識,我市各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結合近期案件查辦情況,特選取3宗典型欠薪案例向社會公布,旨在通過以案釋法的方式引導我市各用人單位自覺遵守各項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切實維護勞動者獲取工資報酬的合法權益,營造我市關心、關愛、愛護勞動者的良好輿論氛圍。
典型案例一:
陳某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案
【基本案情】
2023年1月16日,河源市龍川縣人社局接到曾某等16名工人投訴,反映被龍川縣某賓館、龍川縣某酒店水電安裝工程項目拖欠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間工資約20萬元。
【處置情況】
2023年1月18日,河源市龍川縣人社局按程序立案受理。經查,龍川縣某賓館、龍川縣某酒店水電安裝工程項目主要負責人陳某共涉嫌拖欠16名工人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間共計182175元工資。2023年2月13日,河源市龍川縣人社局依法向陳某下達《勞動保障監察限期改正指令書》,責令其在規定的時間內支付清拖欠的工人工資,其逾期未整改。
2023年4月11日,因陳某在足額拿到工程款及人工費用的情況下拒不支付工人工資,屬于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工人工資,其行為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河源市龍川縣人社局按程序將該案移送河源市龍川縣公安局立案查處。
2023年5月5日,陳某被公安機關抓獲并執行刑事拘留。2023年6月16日,陳某家屬積極籌措到182175元資金。2023年8月11日,陳某委托河源市龍川縣人社局代發,最終曾某等16名工人的工資通過銀行批量代發的方式全部發放到位,工人訴求得以圓滿解決。因陳某尚未造成嚴重后果,在檢察機關提起公訴前已結清拖欠的工人工資,被免除處罰。
典型案例二:
連平縣某兒童用品有限公司拖欠員工工資案
【基本案情】
2023年9月15日,河源市連平縣人社局接到余某賢投訴,反映被河源市連平縣某兒童用品有限公司拖欠2023年7月至8月2805元工資。
【處置情況】
經查,河源市連平縣某兒童用品有限公司因經營不善導致公司現已停業,該公司共拖欠28名工人2023年7月至8月份8.9502萬元工資。
經河源市連平縣人社局積極協調,該公司與員工達成一致意見,即該公司承諾于2023年9月底前結清拖欠的員工工資。2023年9月30日,該公司支付了28名工人2023年7月份5.5925萬元工資,剩余28名工人2023年8月份3.3577萬元工資逾期未支付。
2023年10月8日,針對該公司拖欠員工工資的違法行為,河源市連平縣人社局依法向該公司下達了《勞動保障監察限期改正指令書》,責令該公司在規定期限內支付清余下的工人工資,該公司逾期未整改。2023年11月22日,河源市連平縣人社局依法向該公司下達《勞動保障監察行政處理告知書》,再次責令該公司支付清余下的工人工資,該公司逾期仍未支付。
2023年12月1日,涉案員工向河源市連平縣人社局反映該公司負責人吳某宏經常開著豪車出入高消費場所,手頭寬裕,有能力支付拒不支付員工工資。鑒于該公司負責人吳某宏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河源市連平縣人社局立即與河源市連平縣公安局取得聯系。河源市連平縣公安局立即致電該公司負責人吳某宏,責令其盡快支付清余下的員工工資。
2023年12月3日,經河源市連平縣人社局和河源市連平縣公安局積極協調,該公司負責人吳某宏結清了余下拖欠的3.3577萬元員工工資,員工訴求得以圓滿解決。
典型案例三:
劉某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案
【基本案情】
2020年8月6日,東源縣某商業廣場裝修工程項目何某等74名工人前往河源市東源縣人社局反映被該項目建設單位河源市某實業有限公司實際經營人劉某共拖欠74名工人約184.02萬元工資。
【處置情況】
經查,2020年4月,該項目建設單位河源市某實業有限公司實際經營人劉某正式開工建設該工程,并將該商業廣場裝修工程分包給自然人陳某。隨后包工頭陳某招用74名工人進場施工。2020年7月,包工頭陳某及其工程隊提前退場。退場時該項目建設單位實際經營人劉某未結清工人工資。
2020年8月6日,河源市東源縣人社局予以立案。2020年8月18日,河源市東源縣人社局依法對該項目建設單位河源市某實業有限公司下達《勞動保障監察限期改正指令書》,該公司逾期未整改。2020年8月27日,河源市東源縣人社局依法對該公司下達《勞動保障監察行政處理決定書》,要求該公司支付清拖欠的工人工資,該公司未支付。經多次催促,該公司實際經營人劉某一直未完全履行支付義務,仍拖欠67名工人合計約151萬元工資。
涉案期間,該公司設立的全資附屬公司收到236.87萬元的轉賬后,實際經營人劉某授意公司財務將其中163萬元轉至其父親銀行賬戶,后其父親將其中68萬元用于購買房產。因劉某轉移財產逃避支付工人工資的行為已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2020年11月23日,河源市東源縣人社局將該案移送東源縣公安局立案偵查。2022年9月7日,劉某被逮捕歸案;2022年11月2日,因劉某犯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河源市東源縣人民法院判處劉某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并處罰金5000元。2023年2月3日,針對劉某的上訴,河源市中級人民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目前,涉及的工人工資有待拍賣劉某相關資產予以解決。
【用工警示】
勞有所得,勞有所獲,是每個勞動者最樸實的愿望。用人單位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會影響勞動者自身及其家人的正常生活,影響社會和諧穩定和正常的經濟秩序,導致社會誠信缺失。
為商之道,誠信是金。對于用人單位而言,依法規范工資支付等勞動用工管理行為,才能在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使用人單位自身走得更為長遠,從而進一步做強、做大,取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河源市人社局希望全市廣大用人單位引以為戒,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切勿觸碰惡意欠薪“高壓線”和“紅線”,讓勞有所得真正落到實處。若存在因拖欠勞動者工資引發群體性突發事件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在依法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同時,還會被納入拖欠農民工工資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由轄區內各政府職能部門實施部門聯合懲戒,對納入用人單位在招投標、生產許可、融資貸款、市場準入、評優評先等方面予以限制,從而陷入“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被動處境。
【維權提示】
同時,河源市人社局也在此提醒我市廣大勞動者:一是請平時注意保存好相關憑證。具體如勞動合同、工資清單等,確保一旦獲取工資報酬的合法權益遭受侵害時,在前往轄區內的勞動保障監察機構進行投訴時不出現因投訴材料不齊全需補充證據材料的情況。二是請依法理性維權。一旦遭遇欠薪,請務必依法理性維權,因為采取過激行為只會使問題復雜化,不利于訴求的及時解決,處置欠薪問題,依法辦案往往需要一個過程,只有積極配合轄區內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才能確保訴求及時得以解決。三是若工資結算上存在爭議,建議及時向轄區內的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申請勞動仲裁解決訴求。
(來源:河源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6次